來源:網(wǎng)絡資源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 2025-05-10 21:09:07
化學實驗專題(金屬)
1. 一般原則
。1) 實驗室制取氣體時,先裝配儀器,再檢查裝置氣密性,檢查無誤后裝藥品
(2) 給物質加熱時,先預熱,再對準有藥品的部位加熱
。3) 點燃可燃性氣體時,先驗純再點燃
。4) 稱量時先加質量大的砝碼,再加質量小的砝碼,最后移動游碼
(5) 稀釋濃硫酸時,先將水倒入燒杯中,再將濃硫酸緩緩倒入水中
(6) 進行化學反應時,一般先裝固體藥品,再加液體藥品
。7) 氣體凈化時,先除雜,再干燥
。8) 在實驗桌上,易燃、易爆、強氧化性藥品要分開放置,特別是要遠離火源
。9) 實驗完畢后的廢液和廢棄物要倒入指定容器,不得隨意丟棄或放入原瓶
2. 各類儀器的使用注意事項
。1) 試管:反應液體的體積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二分之一,加熱時不超過三分之一,加熱前要先將試管外壁擦干,用試管夾從下方套入試管從上至下三分之一的位置
。2) 燒杯:反應液體的體積不超過燒杯容積的三分之二,加熱時下方墊石棉網(wǎng)
。3) 燒瓶、錐形瓶:使用規(guī)則基本同燒杯
(4) 滴瓶:滴管專用,用后不得沖洗,不得混用
。5) 細口瓶、廣口瓶:不得直接加熱,細口瓶盛放堿液要用橡膠塞,因為堿可以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應
(6) 量筒:不可加熱,不可以作為實驗容器,不可以量取熱的溶液或液體,這樣會使得刻度受熱膨脹而不準確
。7) 漏斗:過濾時漏斗頸尖端應該緊貼承接濾液的容器內(nèi)壁
(8) 蒸發(fā)皿:能耐高溫,但不宜驟冷
。9) 冷凝管:冷凝水從下口進、上口出,另外,易見光分解的物質要裝在棕色瓶中貯存
3. 實驗室制取氣體
。1) 判斷氣體發(fā)生裝置的依據(jù):反應物狀態(tài)和反應條件
。2) 判斷氣體收集裝置的依據(jù):氣體的密度、溶解性和是否能與空氣中的物質發(fā)生反應
。3) 長頸漏斗+錐形瓶的裝置氣密性檢查:用彈簧夾夾住另一端的導管口,向長頸漏斗中 注水,若液面不下落,而是在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,說明氣密性良好
。4) 排水集氣法:收集不溶于水的氣體,優(yōu)點是較為純凈,缺點是不夠干燥
。5) 排空氣法:收集可溶于水,又不易和空氣中的成分反應的氣體,優(yōu)點是干燥,但不夠純凈
另外,若制取一種氣體有多種方法,盡量選擇不需加熱的,這樣既操作簡單,又符合節(jié)約能源的實驗原則
。6) 驗滿:氧氣:帶火星的木條,木條復燃;二氧化碳:燃著的木條,木條熄滅,均放在瓶口
(7) 檢驗:氧氣: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(nèi)復燃;二氧化碳:澄清的石灰水,石灰水變渾濁,均為化學變化
4. 驗證空氣的組成(氧氣的體積分數(shù))
(1) 不使用硫和碳的原因:反應生成了氣體
。2) 不使用鐵的原因:鐵在空氣中不燃燒
。3) 誤差分析:偏。杭t磷不足、裝置氣密性較差、沒有完全冷卻就打開了彈簧夾
偏大:點燃紅磷后沒有及時將膠塞塞住,導致瓶內(nèi)空氣受熱逸出或燃燒時沒有將彈簧夾夾緊, 瓶內(nèi)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
5. 溶液的配置
。1) 步驟:計算、稱量、溶解、裝瓶
。2) 稱量氯化鈉時兩邊盤中均要墊紙(大小相同),稱量氫氧化鈉則要在燒杯中進行
(3) 量筒的使用:如要量取 40mL 水,先倒水至 35mL,再逐滴滴加至 40mL,量筒要放在桌子上,不得手拿,要平視凹液面(水銀為凸液面)讀數(shù)
(4) 導致質量分數(shù)偏大的原因:將水從量筒中倒至燒杯中時有濺出,讀量筒示數(shù)時俯視讀數(shù)
。5) 導致質量分數(shù)偏小的原因:溶質晶體不純、少備用蒸餾水潤洗后再配置溶液、用量筒取水時仰視讀數(shù)、稱量時左碼右物
另外,攪拌或轉移時有液體濺出不影響質量分數(shù)
6. 粗鹽提純
。1) 步驟:溶解、過濾、蒸發(fā)、結晶、計算產(chǎn)率
。2) 玻璃棒的作用:溶解時加快溶解、過濾時引流、蒸發(fā)時防止液體飛濺、轉移氯化鈉晶體
(3) 計算產(chǎn)率不應為 1,若大于等于 1 或非常接近 1 則是計算錯誤或沒有提純完全
(4) 導致產(chǎn)率偏小的原因:溶解或過濾不完全,蒸發(fā)時沒有將固體完全移出蒸發(fā)皿,溶解或蒸發(fā)時溶液大量飛濺等
。5) 導致產(chǎn)率偏大的原因:穿濾(濾紙破損)
7. 常見離子的檢驗和除雜
除雜的一般原則:不引入其他雜質
以下凡是加入某離子,均視為加入含有該離子的物質,加入的另一種離子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具體分析
。1) 硫酸根:取樣品加入氯化鋇,有白色沉淀,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除雜方法:加入鋇離子
。2) 碳酸根:取樣品加入氫氧化鈣,有白色沉淀除雜方法:加入鈣離子
。3) 氫氧根:取樣品加入硫酸銅有藍色沉淀,再加入硫酸沉淀溶解,沒有氣泡生成,或將沉淀加熱,生成黑色固體
除雜方法:加入氫離子(酸)
。4) 氯離子:取樣品加入硝酸根,有白色沉淀,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除雜方法:加入銀離子
。5) 鈣離子:取樣品加入碳酸鈉,有白色沉淀,而加入稀硫酸則不產(chǎn)生沉淀(或很少) 除雜方法:加入碳酸根
。6) 鋇離子:取樣品加入稀硫酸,有白色沉淀,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除雜方法:加入硫酸根或碳酸根
。7) 鎂離子:取樣品加入氫氧化鈉,有白色沉淀,沉淀可以溶于酸
除雜方法:加入氫氧根
8. 氣體的除雜和干燥
。1) 水蒸氣:取樣品冷卻后與無水硫酸銅混合,硫酸銅變藍
除雜方法:生石灰、濃硫酸、固態(tài)的氫氧化鈉、無水氯化鈣等,需要具體分析
(2) 除氧氣:通過灼熱的銅網(wǎng)
。3) 二氧化碳中除一氧化碳或氫氣:通過灼熱的氧化銅,若除去氫氣則還要進行干燥
。4) 除二氧化碳:通過氫氧化鈉溶液
。5) 干燥劑:固態(tài)氫氧化鈉和生石灰:不能用來干燥酸性氣體,如二氧化碳
。6) 濃硫酸:不能干燥堿性氣體,如氨氣
9. 化肥的檢驗:
。1) 看顏色:磷礦粉為紅色
。2) 加水溶解:磷酸三鈣不溶于水
(3) 與熟石灰混合研磨:若有刺激性氣體放出則為銨態(tài)氮肥
10. 化纖的鑒別
羊毛是蛋白質的一種,其織物接近火焰時,先蜷縮,燃燒時有燃燒毛發(fā)的焦臭味,燃燒后灰燼較多,為帶有光澤的硬塊,用手指一壓縮就會成粉末;而化纖織物,如錦綸接近火焰時迅速蜷縮,灰燼為灰褐色玻璃球狀,結焦,不易破碎
11. 鑒別黃銅和黃金:
取樣品加入稀鹽酸,樣品部分溶解且有氣體放出的是黃銅,沒有明顯現(xiàn)象的是黃金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